欢迎访问湾际盛鼎检测中心官网!盛鼎防爆实验室已获得CMA和CNAS资质认可,企业服务热线:18922836967(柯工)、133-2298-5898(孙工)

疫情推动油气行业现场检查数字化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出行和现场活动被大大的限制。从全球来看,由疫情倒逼产业进行远程现场检查正在油气行业悄然发生,也可以说是疫情推动了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疫情推动油气行业现场检查数字化

使用远程技术以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和减少碳排放正吸引着全球的油气企业。一位油气勘探企业的资深专家表示,远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能会使得这项技术成为某些情况下检查项目的首选方法。

“在解除COVID-19旅行禁令之后,在可行的情况下,远程检查应成为海上油气行业最新的参考案例。”-Aker BP 数字运营经理桑德表示。

Aker BP ASA是一家位于挪威且专注于挪威大陆架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公司。在2020年,其推进了一个试点项目,该项目为疫情期间年度检查的一部分,即对其平台操作员及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检查。根据安全检查清单,平台上的操作员与技术人员使用本质安全型智能手机对指定位置拍摄视频和图片,并与在陆上的检查人员进行共享。

现场检查

在无人值守的Valhall平台上,远程专家对使用一年的箱形臂座式起重机进行了自动过载保护系统的自动测试。这次检查也是Aker BP首次对这台起重机进行检查。在另外一处,Aker BP最北端Skarv油田的一艘FPSO上,对两台转向臂起重机进行了类似的检查。根据介绍,Valhall钻井平台上全部的检查已经完成,机构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了全部的过程。

建立对远程检查的信任与信心

Aker BP推进“远程优先”理念已经多年,在疫情的催化下,许多已经提前筹备的业务方法得以实践。此次成功对钻井平台和FPSO进行远程检查,还非常符合Aker BP减少公司运营碳排放的目标。在过去,通常使用直升机将检查人员派往检查地点,但是新冠疫情下,现场检查会增加风险。“随着专家与工作地点拆分,我们将远程检查也看作改善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一种推动因素。”桑德补充道。

钻井平台

尽管远程调查可能成为疫情后的常态,但是油气运营企业和机构都必须建立对技术的信任才能适应这个变化。在更新标准与执行框架方面,认证机构应该提供帮助以促成双方采用远程检查的模式。

最终,新常态必须对相关方互惠互利,而这种变化可能会触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需求。” 桑德总结道。一些与Aker BP类型相似公司都已经在考虑参考该试点经验,从而实现更多地使用实时监控,以便机构和企业内部专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检查工作。

依托数字化提升安全水平

而在国内,远程检查,或者说数字化检查也已经成为安全从业人员突破的方向。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改进技术,提升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水平,实现防爆安全、过程安全被认为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石油化工防爆安全

“石油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爆炸性环境居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远程技术及物联网技术提升安全监控水平是一个必然趋势。”PCEC认为,“目前在防爆安全领域,这些技术还鲜有涉足。主要原因之一是防爆专业与物联网之间存在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是爆炸性环境有其特殊性,如果选择后期改装、加装的方式,会对设备本身的防爆、机械性能带来改变。这样的话,本来是为了减少隐患的行为客观上却增加了隐患。”

除了实现远程检查,其他数字化技术在危险环境如何应用也成为热点。通过多项先进技术如智能穿戴、大数据等,进行有机结合,打破防爆安全领域的数字化屏障,进而就可以实现在危险性环境进行无人安全监测、识别、诊断及预警。“很多先进技术可能在其他行业已经有过很多实际案例了,但是如何与防爆安全有效结合,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作业现场的实际问题,应该成为认证机构与油气运营商共同努力的方向。”PCEC介绍到。

数字化检查仍面临挑战

随着油气行业远程检查的案例与经验增多,油气运营商会对如何发挥远程检查最大效用有更深的理解。比如在危险区域进行相关电气设备检查时,现场人员可以利用防爆可穿戴智能设备拍摄接线盒和接头等部位,并对设备的铭牌和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实时传输给远在陆地的检察人员从而减少人员往来。

检察人员远程检查

但是,这一趋势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比如,不是所有的生产作业平台都有良好的通讯信号,有些平台则完全没有信号服务。这样就需要更好的方案以匹配不同的场地情况。同时,推广这一方案也面临管理手段变更的问题。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的现场人员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可能会存在巨大的差别。不过,从长远趋势上看,通过数字化提升效率是势在必行。通过远程收集高质量图像、视频和其他数据,与已经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高效地给出判断依据,辅助专家人员作出决策,给出解决方案。

行业内通过数字化远程执行对关键设备的安全检查已经布局一段时间,由于疫情,进度被大大加快。尽管目前,全球仍只是在几处项目进行了试验。但是放眼未来,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将该手段作为一种常规的可选项。值得期待的是,这种看上去颇具未来感的模式会在何时能够完全替代现行模式。